发布时间:2012-12-03
一大早,55岁的郭景珍搀着84岁的老父亲来到石景山广安乐龄日间照料中心。
“我来啦!”郭成江老人已经失明,并且患有老年痴呆,但是一听见照料中心工作人员熟悉的声音,他还是高兴地打招呼。
接过老人,工作人员开始安排他一天的饮食、活动。吃完早点,护理员陈德平拿来理发工具,一边细心地剪着,一边跟老人聊着天。
午饭前,老人还要做手指运动,别看就是把小木块拔起插下那么简单的动作,老人做起来很困难。护理员像哄小孩似的,握着老人的手一遍遍重复。
在这个100多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有浴室、营养配餐室,还有康复护理室、文娱室、精神关怀室,每一个房间都整洁温馨,老人可以根据各自需要安排丰富的活动。
午饭后,郭成江老人照例要睡个午觉。利用这段时间,护理员在记录卡上详细记下老人饮食、活动和健康情况。“这样既可以方便老人的儿女了解情况,也便于根据老人的喜好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下午5点,郭景珍来照料中心接父亲回家,看到记录卡上有“今天爱说话,积极配合运动”几句话,她高兴地说:“这儿护理得专业,还有人陪着说话,父亲心情好,病也好多了!”
去年4月,石景山区引入民间机构,开办这家全市首个公办民营社区养老机构。广安乐龄日间照料中心可以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生活照顾、精神陪伴、康复支持、保健咨询等方面的专业服务,目前已为社区上百位失能老人提供了专业化护理,并且为近千名老人提供了4000多个小时的上门服务。
石景山区民政局副局长宋晓斌介绍,该区有60岁以上老年人8.4万,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3万。高龄老人和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需要社会化养老服务承担起主体作用。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对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专业化、个性化需求增加。需要政府配置好有限的养老资源,充分利用各种为老服务设施,广泛发动社会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队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提供日托、上门、互助等多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石景山区已通过多种形式,建成102家社区“托老所”,发展老年餐桌140家,初步形成覆盖社区的养老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