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0-24
对于未富先老的中国来说,希望公共财政兜底,一肩挑起为国民养老的重担并不现实,但还是应有更多担当。
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以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只有24.1%,与2000年相比增长4.5%。同时城乡之间差异巨大,城市老年人中有66.3%的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养老金生活,而在农村这一数字仅有4.6%。
以养老金作为主要来源的老年人只占24.1%,说明有75.9%的老年人还“游荡”于养老金大门之外,养老主要还得“DIY”,自己搞定。而4.6% 的数字背后,昭示着行世数千年的“养儿防老”仍是农村老年人的“土办法”。老龄化的中国,一方面是劳动力供给短缺造成的宏观经济失速,一方面是基本养老基金收不抵支造成不容回避的养老压力,两方面的压力相互叠加,社会风险显而易见。
数字表明,截至去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13.7%,并以年均800万人至900万人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一项学术报告显示,未来几年,我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十余万亿元。这一组数字如果可信,这是一个怎样的规模?据专家测算,至2011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持有的国有股份净资产约为21万亿元。两组数字相映照,足以洞见这个“窟窿”有多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提速,“谁为我们养老”成为一个绕不开、躲不过也耽误不起的沉重话题。而且,留给解决问题的时间也不多,如不及早起步、早作打算,势必陷于被动,最后危及社会安全。“养儿防老”的老办法在独生子女时代是行不通了,延迟退休年龄虽可暂时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也不过是“止痛药”,止得了短痛,止不住长痛。延迟退休还是要退休,人老了还得有人养才行。
也许,对于未富先老的中国来说,希望公共财政兜底,一肩挑起为国民养老的重担并不现实,但还是应有更多担当,别让公众只能“养儿防老”,或老无所依。增大公共财政对养老的总量投入仍是当前的第一选择,欧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30%~50%,一些中等收入国家也在20%以上,我国只有12%左右。公众有理由要求,公共财政在国民养老的步子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