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05
Seniorenzentrum Parkschlössle老年设施位于德国西南部城市卡尔斯鲁厄市(图1)。卡尔斯鲁厄是一个工业技术非常发达的城市,它是欧洲最早实现“火车电车轨道一体化”的地方,拥有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周边城镇可以通过电车直接到达卡尔斯鲁厄的城市中心。
图1 卡尔斯鲁厄在德国的位置
Parkschlössle老年设施是本次德国考察项目中唯一一个由旧建筑改造而成的老年设施。项目的改造受到了现行规范的限制,同时还面临着处理复杂地形、控制造价和安置原入住者等诸多的现实问题,因此改造历时七年之久。改造期间,项目管理方和建筑师始终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因此建筑师能够在充分理解项目需求和现实困难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形成了最终的改造方案。
图2 Parkschlössle老年设施外观
下面,我们就与大家分享该设施的基本情况和设计特色。
历史沿革
Parkschlössle老年设施主体建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当时这座建筑是某工厂主的私人住宅,二战之后作为伤病护理院投入使用,后来改建为护理型的医疗设施。
随着德国老年人口结构及护理需求的变化,2002年设施的运营方决定将原护理机构进行改造,弱化其医疗属性,将其打造成为老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居住场所。
改造计划从2002年开始正式实施,持续到2009年结束。同年,设施重新开业。
改造后的Parkschlössle老年设施基本信息如下:
改造历程
建筑坐落在东高西低的坡地上,东西两侧存在3m左右的高差。整个设施由主楼、配楼和公寓楼三部分组成,总平面图(图3)中的紫色部分为保留的旧建筑,粉红色部分为加建的新建筑。
图3 设施总平图
最初进行规划设计时,运营方曾考虑将旧楼拆除,重新进行用地的整体规划。但通过与建筑师沟通后发现,按照该地区现行的规划条件,如果拆除原有的八层建筑,新建的建筑受到建筑高度的限制只能设计为四层,设施总建筑面积和房间数将难以满足运营方的使用需求。因此,经过讨论,运营方最终决定在旧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改造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难题是原入住老人的安置问题。当时的Parkschlössle老年设施中已经收住了很多的老人,其中包括21位失智老人,改造过程中如何安置这些老人是个难题。为了不让这些老人搬离自己熟悉的环境,运营方和建筑师商议后决定采取分期建设的方式进行改造,即先完成主楼南侧配楼的建设,将主楼中的原入住老人搬过去临时居住,借机进行主楼的改造,待主楼改造完成后,再将这些老人搬回主楼的护理中心。
建筑功能分区
Parkschlössle老年设施的主入口设置在主楼的首层(图4),人们在入口左侧大楼梯的引导下,可上楼进入二层的公共空间。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首层的自然通风采光条件相对较差,因此主要布置为办公区、中央厨房、库房、设备机房等辅助功能用房。
图4 首层平面入口流线
二层(图5)主要包括两大功能区,北侧为失智组团护理中心,南侧则是整个设施的公共活动空间,通过中部的交通空间可到达西侧老年公寓顶部的屋顶花园。
图5 二层平面功能分区
主楼三层及以上部分为Parkschlössle老年设施的护理中心,其中三~五层(图6)与配楼连通,每层划分为两个组团,六~八层仅设有主楼部分,每层设置一个组团。
图6 主楼三至五层标准平面
老年公寓为二层的退台式建筑,两层均配置阳台以方便老人种植花草,亲近自然(图7)。公寓的屋顶平台与主楼相连接,护理区的老人和护理人员可以直接到露台上休息,聊天。
图7 老年公寓外观
设计特色
1. 老人居室的改造设计
原有建筑的居室面积较小,且没有设置卫生间,已无法适应现代的护理需求,因此改造后的老人居室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图8)。
图8 改造前后的居室平面图
改造后的老人居室取消了原有的阳台,扩大了居室的进深,经过荷载计算,决定采用窗墙体系。新立面使用了预制的混凝土构件,同时增设了外保温。相比于原有建筑的立面,改造后的立面降低了窗台的高度,以便让乘坐轮椅的老人和卧床的老人能够看到窗外的景色(图9)。
图9 改造前后老人居室的视线分析
护理单间的改造中,每个房间均增设了卫生间,并将隔墙斜向入口处设计,以便让护理人员站在楼道内就能观察到居室内老人的情况(图10)。
图10 老人居室入口的视线分析
2. 公共空间的设计
设施中的公共空间别具特色,面向周边社区开放。餐厅作为设施当中面积较大的公共活动空间,兼做多功能厅面向社区开放(图11),每年定期举办两次音乐会,每次来访人员超过百人,场面十分热烈。
图11 餐厅兼做多功能厅
咖啡厅(图12)和户外平台(图13)则为给老人提供了舒适的社交空间,每天下午营业的小卖部为入住老人和来访家属提供服务。此外,老人还可以通过预约享受到设施内的美发服务。
图12 咖啡厅和小卖部(左)
图13 室外露台
3. 失智老人照护空间的设计
Parkschlössle老年设施采用“传统混居护理”(即失智老人与一般护理老人混居)与“独立组团护理”(单独设置失智组团护理中心)相结合的模式对失智老人进行照护。由于失智老人在入住老人中所占比例较高,超出了失智组团的容量,所以Parkschlössle老年设施将认知症较重且行动能力较强的老人集中到失智组团护理中心当中进行照护,而其他身体状况差、行动能力较弱的失智老人则与普通护理老人一起分散到各个护理组团中居住,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失智老人对其他入住老人的影响。
失智组团护理中心的办公室位于该区域的核心位置,视野较为开阔,值班的护理人员既能够观察到主要的走廊,又能够照顾到公共餐厅、茶室等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图14)。
组团内设有单人间和双人间两种房型,并且收费相同,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图14 失智护理中心平面布局
参观小结
Parkschlössle老年设施给我们的整体印象是十分宽敞明亮的,景观视野非常好,在旧建筑改造项目中能够实现这一点是非常不易的。在长达七年的改造历程当中,建筑师与运营方密切沟通、团结协作,克服了诸多的困难,最终达到了令各方都较为满意的设计效果,他们在这一过程当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非常感谢建筑师施密克教授和设施长Funk先生的倾力讲解,期待未来能与国内外优秀建筑师和运营单位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将宝贵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图15 考察人员与Schmieg教授夫妇和Funk先生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