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会 中文/ EN
线上申请 线下申请
行业快讯

Notification announcement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快讯

湖北武汉:“四化”赋能 助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2-12-25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从顶层设计、设施布局、服务供给、要素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向一体化、数智化、精细化、多元化发展,努力用政策的厚度、改革的深度、服务的温度,不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满意度。



一体化推进

聚合发展动能

  依托立法强化基础保障。积极推动《武汉市养老服务条例》通过武汉市人大三审,将社区养老服务作为重要章节,明确政府主体责任、社区设施配建、购买养老服务等内容,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提供社区养老服务。

  注重设施规划布局。编制《武汉市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纳入规划“一张图”管控,布局以养老机构为中心、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为支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节点的养老服务骨干网,构筑“15分钟养老服务圈”。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3120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0%覆盖,农村社区覆盖率达89%。

  完善机制形成推进合力。充分发挥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建立由民政、发改、财政、卫健、人社等27个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集中研究推进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并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绩效目标考核范围,形成市区联动、部门联合的推进机制。



数智化创新

拓展服务内涵

  数字赋能,统筹调动养老服务资源。搭建起市区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同步开发“武汉养老”APP,并与公安、卫健、人社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全市老年人基础信息、养老服务设施等10个信息数据库,实现养老服务数智化。

  服务入户,试点探索家庭养老床位。通过适老化改造、安装智能设施等方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24小时生命体征监护、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类机构照料服务。目前,全市共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5812户,设立家庭养老床位5934张,为1.3万余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虚实互通,探索建设智慧养老社区。制定武汉人工智能养老社区试点工作方案,对每个试点社区给予100万元补贴,借助网络充分整合、融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强化社区养老的枢纽和依托作用。目前,已在10个社区开展试点。



精细化管理

提升服务效能

  明确规范标准。出台《武汉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级划分及评定》地方标准,对“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等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作出明确,为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供了依据。
  开展等级评定。重点从硬件设施、服务项目、服务人数等方面进行考核,对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1-5星的等级评定,并将评定结果与运营补贴的发放挂钩,充分调动设施运营主体争创星级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共对1112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了等级评定。
  实行综合评估。建立动态调整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从经济状况、身体能力、居住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等级分别给予100元-800元的养老服务补贴,让服务补贴发放更加精准。


多元化发展

激发发展活力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引入200多家社会企业和专业社会组织到社区开展助餐、助洁、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等专业服务,每年投入运营补贴9000余万元,既满足老人养老需求,又通过餐饮、家政、护理、超市等“小微”服务推动多层次的创业就业。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社会化率达95%以上。
  推进社区医养融合。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集中医、养、康、护一体化的医养融合康复中心,重点为失能、慢性病等老年人提供以疾病诊治、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
  发挥机构带动作用。结合养老机构等级划分,积极引导养老机构“开门办院”,利用机构资源,为周边老年人提供社区助餐、日间托管和上门护理、生活照料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图片



(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