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会 中文/ EN
线上申请 线下申请
行业快讯

Notification announcement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快讯

山西: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

发布时间:2021-03-1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当前,山西省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期。根据山西省实际在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对增加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具有现实意义。

 

创新适度普惠型养老新模式

普惠型养老服务是在基本养老服务以外,面向广大老年人、靠市场供给、由政策引导的一种服务,其目的就是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获得养老服务,享受社会发展的红利。

构建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新格局。以构建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新格局为目标,努力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政策支持、资金保证,确保养老服务的健康协调发展。把养老福利事业纳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目标。强化政策推动,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相关制度,将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实现从救助型、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转变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加以推进,成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

对养老机构的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制定我省《养老机构发展分类指导意见》,对各市、县政府在规划、审批、指导养老机构的发展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养老人群的需求,使有限的养老服务资源发挥积极的作用。实际情况是不同收入水平的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有不同的需求。公立养老机构主要承担低收入且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发挥公益性作用;对有一定承受能力的老年人,主要依靠“民办公助”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对高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要求也高,主要通过商业化的养老机构提供服务。

加大养老服务场所建设,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制定我省《“十四五”养老服务场所规划》,如:在新批准商品住宅区开发时,应强制要求为老年服务场所预留土地,建设相关的养老服务场所。在全省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考核行动,对养老院服务质量的运营管理、生活服务、健康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安全管理等重点方面进行质量考核评估。在考核评估的基础上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实行挂牌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并对评定的星级养老机构进行不同层级奖励,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养老机构全面规范发展。

树立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新理念,大力发展智慧健康养老,实施“互联网+智慧养老”工程。随着5G技术广泛应用,数字康养的价值逐渐凸显,可根据我省各地实际,分条件、分批次实施。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如太原发展较完善的社区,打造“互联网+养老+康复”数字康养服务平台,实施对社区、家庭、机构的大数据整合和24小时健康管理,全方位满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娱乐等各方面的需求,促进养老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和智能。

在全省正在进行的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不必刻意追求“高大上”,而要务求“平实小”,广泛征求并采纳老年人的意见建议,提高适老化改造程度,增强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如:把适老化理念贯穿到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施工、验收的全过程,使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不仅好看更要好用,使老旧小区改造真正成为体现党和政府关爱的暖心工程。

 

积极探索发展互助性养老

互助性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庭、家族、邻里、社区等成员之间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互助活动。面对老年人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失能问题日益突出、宜居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积极开展互助性养老成为政府和社会解决养老问题的良策。

探索实现互助性养老规范化发展。如,制定社区养老机构嵌入互助性养老实施办法,在法律层面明确互助性养老在养老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明确政府在互助性养老中的定位和职责;确保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对互助性养老的服务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明确说明;规范管理主体准入标准及职责,并建立互助性养老内外监督机制。可在太原已建成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选取试点,积极推广互助性养老典型做法,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加强专业培训和招募志愿者。面对我省各养老机构医养护理人员不足和高护理强度增多等突出问题,由省人社厅组织“十四五”时期每年在我省各类技能培训机构开展“免费培训养老护理员千人计划”。把参与互助性养老的服务提供者纳入培训计划,培训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慰藉等老年人所需的服务内容。通过培训,提高服务提供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全面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依法落实各项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待遇,稳定壮大养老人才队伍。

探索共同参与、多元治理的新型互助性养老模式。吸纳志愿机构、社会团体、老年机构、企业等多元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如,由团省委组织定期开展举办“储蓄志愿服务时间,兑换未来养老服务”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号召青年人每年抽出一定时间担任志愿者到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鼓励中学、大学的学生利用假期到社区为养老机构和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互助性服务,并逐步纳入学生品德考核、社会实践考核的范畴。

在全省居家、社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精神慰藉”养老服务工作。相对于物质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更为重要。要引导老年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各老年大学开设“帮助老年人做好人生目标和生活规划双重设计”课程,帮助老年人践行好“学、健、游、娱、益”五种生活行为,通过“学习、健康、旅游、娱乐、公益”等多种途径、多个维度,提升生活品质,实现延年益寿、幸福充实的人生目标。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