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05
应对人口老龄化,“十三五”期间,北京市重点在满足老年人需求上下足功夫,整合老年人优待、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内容,为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累计制发北京通-养老助残卡470万张,持卡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公交、逛公园,还可以享受打折福利、特惠产品。
围绕“三失一高一独”等老年群体,北京市建立重点老年群体补贴系列政策,统筹实施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高龄老年人津贴等制度,惠及老年人80多万人。同时,加快推进京津冀养老协同发展,将北京享受的扶持政策延伸到津冀地区,让老人在异地也能便利养老。
养老助残卡拓展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
每天早晨,家住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的李兴国、赵明英老两口都会到家附近的天坛公园锻炼,李兴国在两年前就申领到了北京通-养老助残卡,老伴儿赵明英于去年10月拿到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我们有时从家溜达着去公园,有时乘坐两站公交车。有了这张卡,对于我们老年人真是方便太多了。”李兴国说,退休后用到北京通-养老助残卡的时候特别多,基本上每天都会用到。谈到北京通-养老助残卡,赵明英也有话要说:“不仅仅是坐公交和逛公园能用这张卡,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可以用的地方,比如去超市买东西,还经常会有折扣和优惠。”赵明英提到前几天去家附近的物美超市购物,结账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选用自助购,几十块钱的商品优惠了不少。儿子还为老两口申领了北京通手机卡,便宜实惠的资费,让老两口再也不用为了节省话费而舍不得打电话和上网了。
“这些年变化真是大,政府为老年人提供的福利也越来越多。我记得最开始的时候,政府发放的还是纸质的养老助残券,说实话一不留神可能就丢了,现在升级成卡片之后,功能多了,服务更好了。”李兴国说。
“十三五”期间,北京坚持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逐步拓展优待项目和范围、创新优待工作方式、提升优待水平,鼓励社会力量主动参与老年优待工作,不断推出老年优待举措。2015年,北京为全市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后续发卡人群逐步扩大到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以“北京通-养老助残卡”为中心的居家服务支付体系,采取市场化方式开展养老服务单位的发展和管理工作,累计发展了10大类1.5万家养老服务单位,为持卡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
从老年人熟知的一张“免费的公交卡和公园门票”,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功能不断拓展,承载了更多的优惠和福利。它还是一张银行卡,能存钱、能消费,刷卡还能享受优惠,居家养老服务商为持卡老年人提供打折福利、特惠产品。2019年实现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刷卡自动折扣服务,即持卡人购物后刷北京通-养老助残卡结账时,专用POS机会自动实现打折,除了商家本身打折活动之外,还可以享受老年人专享的“折上折”活动,这在全国属首例,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已发展自动折扣商户5500余家。
让老人享受优惠的同时,北京市也不断保障老人出行。为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乘坐公交出行,所有公交车内均配备了“老幼病残孕”专座,专座数量不低于座椅总数的20%(双层车除外)。进一步加大无障碍或低地板公交车的置换力度,截至2019年底,市属公交企业(公交集团)公共电汽车共计24680辆,低地板公交车15556辆,占车辆总数63.03%,其中带无障碍坡板公交车13245辆,占车辆总数53.67%。
统筹建立养老服务补贴津贴制度,让老年人安心养老
“以前我父亲每月有100元的政府补贴,现在还有高龄津贴和护理补贴。他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现在重度失能,生活不能自理。”李兴国告诉记者,父亲今年88岁,因为长期卧床,专业的评估机构上门为老人做了能力综合评估,“父亲现在一个月下来,除去退休金,就老年福利这一块儿也能拿到700元补助。平时老人的一些护理服务的费用也可以用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进行支付,十分方便。”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统筹建立养老服务补贴津贴制度,整合多项制度,建立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高龄老年人津贴制度,新政策扩大了老年人覆盖范围、提高了补贴标准,重点帮助经济困难、失能、高龄等老年人及其家庭提高支付能力,让老年人既享受到更好更专业的照顾服务,也不加重老年人个人及其家庭的养老照料负担。其中,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是发放给符合条件的低保、低收入、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困难老年人,用于补贴日常照料等生活性服务支出,该项补贴属于新增内容。而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则聚焦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发放给重度失能或持有相应残疾证的老年人,用于补贴其因生活自理能力缺失而产生的长期照护支出,包括但不限于购买照料支持、照顾服务、护理服务等照护性服务。高龄老年人津贴整合了原有补贴津贴政策,2019年全市高龄津贴累计发放约73万人次,发放金额约6776万元。
此外,北京建立全市老年人能力评估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实施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失能老年人办理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安排居家养老照护服务、轮候入住公办养老机构、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发放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的依据。老年人可在北京市民政局官网提出评估申请,按照实际居住地选择评估机构。
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助力老年人异地养老
刘明(化名)和老伴儿生活在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已有两年。刘明表示,刚开始选择养老地点的时候,老两口和子女将北京市城区和郊区的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基本看了个遍,依然无法下定决心选择哪家。偶然的一次机会,他们到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看望老朋友,被养护中心的环境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所吸引,最后全家人一致决定,老两口就在这里养老。
“来之前很担心医疗这一块儿,后来发现是我们多虑了,在这里养老与在北京养老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儿女有时间也会带着孙子孙女来看我们,我们在这里养老很舒心。”刘明表示十分满意现在的养老生活。
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三地共同研究制订规划方案,梳理现有政策和拟制政策,科学规划布局,促进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照顾政策的统一,推动相关政策三地打通,推动一批养老项目落地,让协同发展成果更好、更快地惠及区域老年人。截至2019年底,已有80多家天津和河北的养老院成为京津冀联盟养老院,超过4000名北京老人在位于津冀两地的燕达、大爱书院、福源等养老机构安家。
北京市还拓展深化“政策跟着老人走”“补贴随着机构转”的扶持方向,将北京市养老机构能够享受的扶持政策给予协作地区,支持养老项目更好更快地向首都以外延伸布局。加大对北三县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收住京籍老年人的床位补贴标准,协调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为北三县养老机构对接北京优质医疗资源,解决老年人最关注和最担心的医疗问题。区分自理、失能、失智老年人,对收住京籍老年人的津冀养老机构按照每床每月分别给予100元、600元、700元的标准补贴,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每人每月增加50元补贴。
(来源:北京社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