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会 中文/ EN
线上申请 线下申请
行业快讯

Notification announcement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快讯

武汉试行养老新模式 年轻人免费住进陌生老人家

发布时间:2018-12-11

原标题:武汉试行养老新模式:40多位年轻人免费住进陌生老人家


你见过这样的房东吗?不收你的租金,让你可以有安身的地方;作为回报,你在空闲的时候给他们力所能及的照顾,陪他们聊聊天,找回遗失的亲情。


在武汉市江汉区,这样的“爱心房客协议”已经先后促成40多对老少组合。有条件的老人腾出一个空余房间给年轻人免费居住,年轻房客则提供“亲情互助”,这种独特的志愿服务形式,正在为独居老人陪护问题探索新的解决之路。


阁楼上的房客教爹爹用智能手机


25岁的冯露晨是一名社工,去年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武汉。去年年初,他在网上看到了“亲情互助”项目招募爱心租客的信息,6月就与江汉区民族街涂家社区的姚顺建签订了爱心房客协议,租期3个月。


64岁的姚顺建祖籍河南信阳,中风多年半身不遂,独居在15平方米的两层小阁楼里,每月有2900元的退休金。冯露晨是河南漯河人,亲切的乡音迅速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在合住的时间里,小冯不用交房租,但会抽时间做一些家务。每天早上出门前,他会将屋里打扫一遍,出门时还会叮嘱姚叔叔按时吃药吃饭。下班回到家后,他会陪姚叔叔看电视聊天,空余时还帮老人去办残疾证年检。


冯露晨住在二楼阁楼,天气炎热没空调,姚顺建总会将电扇拿上楼放在小冯床边,而小冯又悄悄地把电扇拿下来。“小冯对我蛮好,他看到我用的老年人手机很破旧,就找同学要了一部旧的智能手机送给我,耐心地教我使用。”姚顺建说,在冯露晨的帮助下,他已经会用手机叫外卖了。在小冯的开导下,原本沉默少言、不爱出门的姚顺建,慢慢尝试开着电动轮椅跨出阴暗的房屋,去附近的龙王庙公园晨练。


三个月一晃而过,姚顺建希望租房协议到期后续租,但小冯交了女朋友,感觉再住在这里不方便,还是去外面找了一个新单间。


虽然没有再住在姚顺建家了,但因为工作地点离得比较近,冯露晨还是会经常去看姚叔叔。前两天,姚顺建不慎摔倒肋骨骨折,冯露晨很担心,打算等老人出院后,再帮他寻找一个新房客。


大块头“小胖”让重病老人有了依靠


钟帅是湖北青年政治学院社工专业大三的学生,目前正在一家社工中心实习,去年6月,他搬进了江汉区民族街和平社区余满珍家。


69岁的余满珍患有高血压、脑梗、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她70岁的老伴张转运患有格林巴利综合症,严重时无法行走。他们的儿子患有精神疾病,长期住院。余满珍希望找到一名“爱心房客”,经过双向选择,钟帅住进了他们家。


张转运爹爹还记得,钟帅每天傍晚6点下班回家,放下包洗净手后一边加热饭菜,一边为他按摩。除了打扫房间,张转运还叮嘱爹爹按时吃药、陪他聊天,或是推着他到社区内呼吸新鲜空气。晚上,钟帅就睡在张爹爹隔壁,墙上的小窗开着,有什么动静会马上起来查看。张爹爹要检查身体,也是钟帅把他扶上轮椅,推到医院去。余满珍有时候会胸闷气短,钟帅也学会了使用吸氧机,帮助她把机器调好。余满珍很喜欢大块头的钟帅,她曾想给社工中心送一面锦旗,但钟帅知道以后婉拒了,说他们家经济条件不好,不用这样增加负担。


今年过年前,余满珍的儿子从医院回家了,而钟帅工作的社区也有了调整,于是“爱心房客”租期到期后,他们没有再续租。但钟帅还是经常来看余满珍一家,有电话也是随叫随到。他已经准备毕业后加入社工中心,做一名专职社工。他说,只要留在武汉,他肯定会常来看看和平社区的老人们。


房客入住前相互考察两个月


武汉炎黄社工中心项目负责人李端玉介绍,“爱心房客”由该中心于去年2月组织发起,采取网络和现场结合的方式招募志愿者。而老人的申报,主要通过社区现场和上门登记相结合。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位志愿者和300多位老人完成了登记,覆盖江汉区的民族、万松、新华等3个街道。


去年8月,江汉区将这个项目列入了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现在已有40多名社工和大学生签订了“爱心房客”协议。记者看到,协议中写明:“甲方将××处房屋出租给乙方使用,月租金为0元。”“甲乙双方在相处过程中应相互尊重、照顾、关怀彼此。”“如老人出现意外或突发疾病,乙方有义务第一时间通知其直系亲人。”协议还列出了老人家中的主要贵重物品,以避免在租房后出现纠纷。


李端玉说,要成为“爱心房客”,并不是简单地登记了事,还要经过好几道手续。首先需要对老人和房客双方进行考察,找到互方都满意的组合。在签订正式协议前,将有两个月左右的适应期,通过周末活动等方式,让老人和房客相互熟悉。去年七夕,他们就策划了“一路有你,真爱相随”活动,请来8对老人夫妇,让年轻的爱心房客和他们一起过了一个浪漫情人节。“爱心房客”的租期有1个月、3个月、6个月等不同的时间,到期后可以根据双方意愿,决定是否续租。


李端玉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项目目前的反响不错,老人对房客大多比较欢迎。不过对青年人来说,这样的形式终究不是解决住房问题的长久模式,多数人只是将其作为过渡。考虑到高校的毕业季已经到来,他们已经准备在各个高校开展宣讲活动,招募更多的志愿者加入。


业内人士、社会学家、民政部门点赞陪护养老新模式


“爱心房客”一举多得值得推广

截至2017年底,武汉60岁以上的老人有178.85万人。而据原国家卫计委2015年发表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空巢老人占老人总数的一半,以此推算,武汉的空巢老人数量接近90万人。


同时,去年留汉的大学毕业生超30万人。“爱心房客”模式能否为这两大群体提供一个值得选择的互助方案?


业内人士:是居家养老的有益补充


“我们的社工中心在武汉首家推动这种模式,希望成为老人居家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武汉炎黄家政公司总经理李向歌说,项目去年2月启动以来,收到了较好效果,不少空巢、独居的老人都希望尝试这一模式。她认为,这一模式最显著的好处是,老年人得到了照顾,解决了居家养老的重大难题。


李向歌介绍,照料老人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专业知识作为支撑。炎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与高校护理学院、专业家政从业人员合作,为新人志愿者提供培训,提高他们的陪护能力。


武汉晚晴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磊说,该公司也采取了类似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公司本有一批四十岁上下的照护员,白天在各网点承担照顾老人的职责,晚上下班后则需要回到租住处。而该公司照料的老年人中,有不少是空巢或独居老人,晚上迫切需要人陪护。该公司便将两边进行“配对”,一些志愿者晚上免费住进来,充当老人的照护员。“目前已有10对成功,照护员人均节省了每月数百元的房租,老人也获得了免费的夜间照护服务。”杨磊说。


专家说法:一举多得但需防止纠纷


“这个模式对于个人、对于社会来说,都是好事。”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罗教讲说,此前日本曾有过探索,年轻人对老人进行志愿服务,服务的小时数记录在案;当年轻人需要帮助时,可以将这个小时数拿出来使用,免费获得其他志愿者的服务。“而武汉这一模式则更实在,不是‘期货’,能够马上‘兑现’,让双方都获得好处。”罗教讲说,让有需要的大学生和老人组合,既解决了年轻人初入社会的住宿问题,又让独居老人获得帮助,减轻了各方的负担。“这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情,值得推广。”罗教讲认为,这种形式在推广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明晰双方的责任义务,避免双方在生活中产生矛盾纠纷。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也认为,这一模式好处多多,“不少身体健康的老人,其实更需要心灵的陪伴,年轻人与他们聊聊天,对他们进行心灵的慰藉,效果会很好。”


梅志罡说,这种“同居式养老”,在欧美国家也有实践:一些留学生免费住进当地老人家中,利用空余时间陪伴老人,帮其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民政部门:前景光明值得探索推广


武汉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孙国武介绍,“爱心房客”已被评为武汉市今年21个优秀社工项目之一,对全市有推广价值。


孙国武表示,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养老的资金问题现在已经基本解决,新中国成立后步入老年的市民,其物质生活有保障。但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以及社会的发展,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情感上的需求开始凸显。而另一方面,随着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武汉市提出了“留住百万大学生”的目标,武汉刚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较多,住房开支是其不小的负担。“爱心房客”通过社工组织和社区的公信力,链接社会闲置资源,弥补亲情空缺,为老人的生活引入了活力和亲情,为年轻人降低了生活成本。


孙国武说,“爱心房客”需要社工网络的充分覆盖,能及时将需求双方联系起来。就武汉而言,这还属于新生事物,老人的一些思想壁垒还需要打破,但它前景光明,是一种值得鼓励的探索方向。


记者手记


有爱才能住长久


电影《我们俩》里,大学生小马和她的房东老太太在四合院里,经历了从互相看不顺眼到互相依恋的过程。而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要达到这样的结果,对房东和房客来说都不是简单的事,对自己需要改变,对别人需要包容。


已有过爱心房客经历的冯露晨说,和老人的相处毕竟不同于在自己家里,不能为所欲为。每天晚上回来后,和老人的共同话题比较少,这也给沟通带来了一定困难。另外年轻人的作息规律和老人也不完全一致,时间长了难免会有矛盾。因此,实际操作中,差不多每20个志愿者中,才能有一人和房东“配对”成功。


老人们的顾虑很多,比如常青花园的李女士就担心:不收房租对房客难有约束,遇到纠纷怎么办?时间长了难免磕磕绊绊怎么办?她的老伴身体不好,希望能有一定护理经验的房客入住,但这样会不会涉及新的收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