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06
腰椎问题这个教师岗位留下的职业病,困扰了彭济毓多年,在湘潭市第六医院养老,83岁的她有了最放心的医疗陪伴。
六医院原本是湖南省总工会的职工疗养院,2009年开始,医院决定在“特”字上做文章,在民政系统的支持下,把老人定位成他们的特色服务对象,探索“医疗+养老”模式。这一改,探出了医养融合的新路。在湘潭,凡是有医疗需求的老人,六医院都有适合他们的“菜单”:身体状况较好的可选择“颐养中心”,有问题可随时转至住院部;而失能、失智或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将入住医养中心,那里有专业人士陪伴老人走完最后一程。
湘潭市民政局老龄办主任洪英告诉记者,养老机构的现状其实“饱饿不均”,有的住不满,有的住不下,六医院的成功,在于把准了老人的医疗需求。吸氧设备、可升降灶台、无障碍洗手间……正如六医院对外打出的口号,要给老人一个“五星级的家”。
不过,即使养老机构再舒适,愿意选择的老人终究只是一小部分,大约97%的老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
82岁的龙桂秋便是其中的一员,只是地点由家换成了家门口的社区养老中心。2015年10月,在儿子的陪同下,龙桂秋专程考察了湘潭市岳塘区五里堆街道纱厂街社区养老中心,一看便定了下来。“什么都满意,最重要的是离家近,都是熟悉的老环境。”老人说。
这栋嵌在纱厂街社区里的两层小楼,虽说只有10间住房,却有着包括阅览、健身、手工练习等在内的多种文娱功能。墙角上的防撞软垫,走廊内侧的扶手……一处处细节展示着养老中心的用心。他们还为老人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仅提供日间照料,让老人晚上住在家里。这种“半托式”的养老模式,被形象地比喻为“夕阳红幼儿园”。
更大胆的探索在于“公建民营”。“社区工作人少事多,日间照料中心如果单靠社区工作人员来运转,大多力不从心。”洪英说,从公建民营的几个点来看,交给专业公司负责,其实效果更佳。
离家而不离亲。在洪英看来,这种半居家养老模式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能让老人们摆脱孤独,又不至于脱离熟悉的环境。如今,湘潭已建成17个市本级示范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且还将不断增加。
而在湘潭市荆鹏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呼叫中心,记者见识了何为“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据了解,3.7万多老人享受过荆鹏公司提供的“互联网+养老”服务,其内容包括保洁、助浴、按摩、理发等10大类70多项。在荆鹏公司信息平台的大屏幕上,老人信息、服务种类、工作人员信息等一览无余。工作人员还被要求上传老人照片,实时直观反映老人接受服务前后的状态。
荆鹏公司本来以做家政为主,下决心转型养老产业,与湘潭市政府近年来的一项探索密不可分。2013年开始,湘潭市在居家养老领域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原因很简单:对于老人群体中需政府兜底的困难群体,敬老院和福利院只能解决一部分,散居的老人怎么办?湘潭市想到了市场的力量,荆鹏公司便成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之一。
社会养老力量的壮大,也是湘潭市政府所乐见的。2016年,湘潭市财政对养老的投入超过2600万,但相较于越来越多的养老需求,投入依然有限。“只有市场服务体系发达了,养老服务供给才能更加丰富多样。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加强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监管,这不仅事关老人们的幸福,也关系到他们子女的工作和生活,是件大事!”洪英说。
对于企业来说,养老市场空间同样极具诱惑力。负责纱厂街社区养老中心运营的湘潭市银海家政服务公司,正准备今年在湘潭新拓展10个点。公司总经理王朝晖信心满满:“只要服务的老人客户足够多,我们的盈利模式将会有更大空间。”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