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30
俗话说“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的穷家”,但面对当今家庭规模逐步小型化,传统的养老模式面临着尖锐的挑战。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一种“社工+义工+社会化”组合式养老服务模式被辖区的老人们津津乐道。
购买专业服务普惠化
为做好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该区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向社会组织、企业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每年给予1万元购买服务补助。2013年以来,该区已向社会力量为辖区70岁以上低保老人、无子女空巢老人和90岁以上高龄老人购买了送餐、家政、维修、护理、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170万人次,累计发放补贴达4.7万人次2800万元,基本满足了以上三类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实现政府托底保障服务。此外,该区以老年人口多、辐射范围广的老旧小区为突破口,率先试点社区养老服务站社会化运营,盘活社区资源,服务方式由“需要服务”转为“主动服务”。三里一村社区积极打造“文化养老+娱乐养老”品牌,仅养老服务站建设就投入70多万元,建设了集社区食堂、棋牌室、老年健身馆、书画室等为一体的标准化养老设施,成立经典诵读、门球、乒乓球等各类兴趣班,每周一到周六都会为老人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运行2年来,该社区已成为老人们自发性最强、人气度最高,在该区乃至合肥市最为成熟的社会化养老社区。
社区养老照料精细化
家住铜陵路的杨秀美老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最近又得上了白内障和青光眼,看东西非常不清楚,一个人生活极其不便。家人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之后,老人很不适应,不愿住在那里,老人的儿子弄得一筹莫展,了解到街道老年服务中心可以提供托养服务,便将老人送到服务中心,短托几日后,老人感受到这里服务很周到体贴,表示愿意长期在服务中心托养居住,子女们心里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该区鼓励和支持居家养老专业服务机构合理布局服务网点,积极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满足老人日常生活需要。各社区养老服务站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为老年人尤其是高龄孤寡、困难失能老人精准开展“助餐、助医、助急、助乐”等自助、互助式养老服务,提高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盘活、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共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42个,总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有18个中心站由专业组织运营管理,有8家社会组织竞相参与,实现了“公共服务—老年人需求—产业发展”的供需对接,由“单一型”转为“全面型”居家养老。目前该区已建成三里一村、和平路街道、社家、铜陵新村等社区大食堂及片区助送餐点6个,其中,三里一村社区食堂日均能满足700人次的餐饮服务,深受群众的欢迎。
居家养老服务订制化
该区创新举措,积极组织专职业社工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养生讲座等订制式养老服务。明光路街道通过购买专业社工组织,打造出怡心居、爱心桥、孝心汇“三心”社区服务文化养老服务模式。当涂路社区绘制出“敬老地图”,第一手掌握辖区内60岁以上、孤寡、困难等老年群体的分布情况,加强动态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服务。安徽省社家老年服务中心探索发展的“互联网+”智慧养老、社区嵌入式健康养老等“社家养老模式”,以及引入荷兰失能康复失智激活技术,满足高龄老人的个性化特殊需求,深受辖区老年人好评。
家住明光路街道的徐光先老人,由于中风导致身体偏瘫,行动不便,十分影响生活。得知街道服务中心可以提供专业化失能康复服务,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服务中心,经过一周的体验,老人的肢体感知和行动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老人高兴坏了。“这里的医疗保健和康复很专业,也很有针对性,比自我锻炼效果好得多,我以后会坚持每天都过来做康复活动。”老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来源: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