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17
环京养老圈概念仍在发酵,就在大量企业还在谋划如何布局京津冀养老市场时,政府已经领先一步进行顶层设计了。日前,河北省政府正式印发《河北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规定河北将建设环京津健康养老产业圈,瞄准京津老年高端消费人群,打造绿色生态医疗健康和老年养护基地。在《规划》中,河北一一列举了对接京津养老产业的窗口城市和项目,至此,京冀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终于有了具体的方向,路线图加速浮出水面。
从概念到现实的半年
其实,在养老行业中,京津冀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概念至今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自去年底三地民政部门联合签署《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京津冀将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向京外转移后,到河北出台《规划》总共也仅经过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中央、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确实都曾多次表态坚定协同养老产业发展的信心,也曾从各个角度尝试推动,但由于整体规划并未披露,因此三地的工作也大多没有系统地去开展。
而本次,《规划》中与北京有关的内容多达近20处,全文开篇确定的五年重点工作中,就出现了“在京津周围森林资源良好、基础条件完善的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打造一批集度假、疗养、保健、养老、娱乐于一体的优质休闲养生区”的内容。而后在重点产业发展布局中,《规划》又将环京津健康养老产业圈作为首项任务提出。具体来说,《规划》明确河北省将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公共卫生及养老产业规划。按照京津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解决三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互相独立、自成系统的问题。打造以廊坊燕达国际健康城、保定涿州码头国际健康产业园等一批环首都大健康产业聚集区。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还特别提出,河北将推进环京津养老基地建设。发挥廊坊、保定市紧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利用三河燕郊等地的养老资源打造养老产业。发挥张家口、承德市北部生态涵养区的优势,积极发展面向京津的养老产业基地。
从今年初河北省表态打造北京异地养老首选地到如今《规划》落地,京冀养老产业联动,正在从概念逐渐变为现实。
资本早已开始行动
对于一个存在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来说,资本的反应是最迅速的。其实,随着“京津冀跨区域异地养老”的概念一经政府部门提出,行业中立即发酵出若干发展方向,各路资本迅速走出京城,悄然布局起了整个京津冀养老市场。
此前,包括京津冀最大养老机构落户高碑店吸引北京老人养老;燕郊借异地医保报销试点优势率先投建面向北京需求养老机构等消息,更刺激了不少北京的养老企业、社会资本加速“跑马圈地”。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就曾表示:“其实,北京周边城区距离远郊区也远不了多少,我曾去过河北省高碑店地区一家由北京企业投资建设的大概占地30万平方米的养老社区,离北京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这个养老社区里医院、护理院、养老院一应俱全,老年人不出社区,基本上所有的养老问题都可以解决。包括大型养老机构在内的一些‘大块头’养老服务设施。今后的发展方向更多是往北京周边地区布局。”政府的表态让环京这个“圈”着实产生了更大的投资诱惑力。
不过,北京庞大的养老需求外溢,津冀区域内将会被“牵动”的又何止北京周边地区这个“圈”。此前,北京商报记者曾多次赶赴北京市民政局多位负责人时常提到的京外养老产业调研地——张家口。在调查当地与北京进行养老协同的工作进展时,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张家口民政局副局长刘润江时常将候鸟式度假养老这个名词挂在嘴边。曾有多位专家在讨论京津冀养老协同时告诉记者,从地理区位上来说,张家口等离北京稍远城市的养老机构、社区不如北京周边地区容易让北京老人接受,但不可否认,张家口等城市相对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自然环境条件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距离带来的短板。目前,这种结合自然资源发展季节式居住养老也成为了河北多个旅游城市的主要选择。
梳理目前已经“踩点”京津冀发展跨区域养老的项目和企业不难发现,本次《规划》中,河北对于对接北京养老需求的计划与社会资本的选择基本“不谋而合”,一远一近两条线恰好就是市场初步形成两类模式的体现。
异地医保报销“如鲠在喉”
归根结底,包括刘润江等多位业内人士都告诉记者,京津冀养老产业协同上轨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医保。然而,本次《规划》对于众所期待的异地医保报销问题并未太多着墨,只是“委婉”地提出,河北将完善医保支付机制,充分发挥医保基金引导健康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其实,日前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曾在人社部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明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参保人员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但涉及更广泛人群的门诊异地医保报销仍未被提及,在各地医保目录、收费标准无法统一前,这项政策在全国实现似乎还遥遥无期。
作为全国跨省异地医保推进的样本,北京自从几年前在燕郊燕达医院确定跨省异地医保报销试点后,相关工作似乎就停滞不前了。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河北省内多地都十分焦急地期待京冀两地能尽快确定下一批试点、实现实时报销。燕达医院医保物价部主管吝卫敏介绍,现在燕达医院有六成以上患者都是非本地居民,其中,在北京参保的患者到燕达住院、急诊或生育都可以回北京报销。“不过至今,异地医保实时报销仍未实现,在京参保患者看病后仅报销流程普遍就得走3-4个月,最快也需要1个月左右,这还不算报销前复杂的异地安置手续办理时间。”吝卫敏称。
“现在,对于跨省异地医保实时报销来说,技术层面难度已经不大,因为只要住院、急诊信息联网后,门诊信息只要在搭建好的平台上共享即可。实际上,最大的阻碍仍是异地互认问题,即国家没有统一各地医保目录库和收费标准,因此结算时按照参保还是就医地标准报销无法确定。”吝卫敏直言,目前,京冀就存在因手术名称不同,患者在燕达医院就医后回北京不予报销的情况,而在门诊领域更是普遍,真正能实现异地医保报销的比例就更低。
此外,各地报销制度不同也让门诊异地医保报销落地难度升级,比如河北省邯郸市就将参保人看门诊的费用打到个人账户上,患者看病就直接从卡里刷钱缴费,这与京津冀区域内不少城市门诊报销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对接困难。
京津冀养老产业这半年
■2015年8月 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明确,北京不再建设大型养老机构和社区。
■2015年11月 京津冀签署《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确定探索跨区域养老。
■2016年1月 河北省民政厅厅长赵风楼首次公开表示,“十三五”河北将打造北京异地养老首选地和京津冀养老服务产业聚集地。
■2016年1月下旬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透露,北京将研究对天津、河北接收京籍老人的养老机构财政补贴“同心圆”实施标准。
■2016年5月 河北省印发《“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构建环京津健康养老产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