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会 中文/ EN
线上申请 线下申请
行业快讯

Notification announcement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快讯

基本养老金长效治理机制与完善国企管理体制

发布时间:2015-07-08

养老金缺口、个人账户空账,一直是困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2015年3月,山东省将30%的省属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并得到财政部的积极认可。笔者认同这一思路,但同时认为换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思路实质上是一种财政补贴养老金的做法,是否成为一种长效治理机制有必要深入探讨。

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日益扩大,其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基金收支方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引发了基金结余增速放缓;二是由于全国统筹的阻力造成半数省份基金收不抵支而需要财政补贴,而有结余的省份通过存银行买国债的投资方式使得基金增值乏力;三是养老金改革引发的巨大转轨成本财政难以承受,个人账户资金用于养老金发放使得空账盛行。这三个问题造成我国基本养老金制度产生了两个悖论:一是基金结余的增长与财政补贴的增长并存;二是巨量的基金结余与巨量的空账并存。最终造成统账结合的部分累计制蜕化为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堪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正在积极地思考,养老金改革也成为当今中国最为热点的话题之一。

目前的解决思路主要是三类:一是延长退休年龄;二是实行名义账户制;三是提高基金投资收益。应该指出,前两类方法仅能治标,无法治本。退休年龄的延迟是有限度的,并受到很多人的强烈反对,实行起来困难很大;名义账户制在短期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性方法,但其本质类似现收现付制,在老龄化日渐严重的前提下,从长期看必然难以为继,最终需要财政的补贴,这方面必须吸取欧洲福利国家尤其像希腊等国财政危机的教训。

因此,提高投资收益、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才是使基本养老金可持续的治本之法。如何提高投资收益?基于国外养老金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投资经验,一般认为养老金市场化投资是必然之选,否则就是坐等贬值。具体到投资组合方面,一定比例的股权投资是提高养老金长期收益的重要手段。然而,投资资本市场是不是提高收益的唯一途径?是否真的安全?还有无其他更为可行的投资对象与投资渠道,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基本养老金从其收支、管理、投资运营的各个层面看,均具有公有属性,其产权主体为全体参保人,随着覆盖面的逐年扩大必将最终涵盖全体国民,那么其所有权亦将属于全体人民。从这个角度看,其属性和国有企业相同,即公有属性,属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