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8
“老人吃得咋样,怎么确保干净卫生?”“老人居住的地方舒不舒适?”……5月31日一早,四川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益西达瓦带队,来到泸州市泸县社会福利院调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这是四川省民政厅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针对全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难点等开展一线调研中的一幕。本次调研历时两天,行程300多公里,调研组采取随机走访和不打招呼暗访的形式,调研了宜宾市和泸州市的5家养老机构。这也是四川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课题的第三次专题调研。 “失能半失能老人和特困老人的养老问题,是我们基本养老服务系统建设中的痛点和难点。”调研组表示,失能半失能老人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普通养老机构承担不了他们的养老,而医疗机构又不能长住,“因此需要医养融合养老机构。”同时,老人们不仅要“住得进来”,还要“住得舒适”。调研组建议,宜宾幸福康养中心活动区域相关设施应更加适老化和功能化,如应设有锻炼下肢力量的行走器、走廊加装扶手等,“相比高大上的东西,老人更需要适合他们的用具。” 四川省60岁以上老人超1800万人,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已经进入深度老龄社会。然而,四川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却刚刚起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城乡区域差距较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尚不充分,机构养老服务供需不够匹配,基本养老服务精准化和有效性需进一步提高。“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就是要让全体老年人都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特别是加大对经济困难的孤寡、高龄、独居、失能、残疾等老年人的救助力度。”益西达瓦说。 离开宜宾幸福康养中心后,调研组又来到屏山县敬老院。 “来这里几年了?”“住得习惯不?”……在敬老院门口的休闲亭,3名老人正围坐聊天,调研组一行上前问候并展开调查,老人们均表示对当下生活“比较满意”。 调研组又询问屏山当地民政部门,了解政府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特殊老年群体服务保障情况等:“你们有没有开始着手建立本地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 走进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敬老院,调研组注意到,院坝新铺的黑色沥青地面干净平整。因为天气炎热,老人都没在室外活动,在住所休息,敬老院一片安静。“我们都是一人一间寝室。”一名腿部有残疾的入住老人介绍。 老人们吃得如何?调研组来到敬老院的厨房。厨房里的食材都用防蚊罩罩着,案板也贴有生熟分开标志。食品留样柜里,装着中午和前一天留样的菜,有莲花白炒回锅肉、蘑菇炒肉、炒土豆等。“鸡17斤、鸭子17斤、茄子6斤、黄瓜10斤……”厨房墙上贴的进货单上,记录着敬老院当天采买的肉菜。“吃得不错,干净有营养。”翻看进货单,调研组很高兴。 调研组又来到敬老院活动中心。推开门,一阵凉意袭来——活动室开着空调,七八名老人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打长牌,生活闲适自得。 随后,调研组又驱车来到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敬老院。 “这是什么?”在该敬老院的厨房里,一处带电插头的管子引起调研组注意。“这是新安装的消防设施报警装置。”敬老院负责人刘红介绍。 当时正好快到晚饭时间,该敬老院食堂里,老人们已分别围坐在8张大圆桌边,每个人面前放着自己的碗,大家脸上洋溢着喜悦。 “这是老人们装自己碗的柜子,每个柜门上都有老人的照片和名字。”刘红指着食堂墙上的柜子向调研组介绍,敬老院有70多名老人,为了保证干净卫生,院方特别定做了柜子放置老人的餐具。 “泸州市江阳区的这两个敬老院,工作做得都比较细,入住老人的生活环境干净卫生,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不错。”调研组表示,四川省将从县级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养护院建设、乡镇敬老院提档升级和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点建设三大关键环节入手,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问题。 调研组:深入到一线去了解,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才能为调研收集到第一手资料。让每位老年人都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而是要紧扣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抓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