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老龄化战略和战术储备的关键窗口期。今日,我们特邀请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来聊一聊他在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个问题上,有哪些见解。
构建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点任务。从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量到质的历史性跨越,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有效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问题更是一大短板。
由于增龄、衰老、衰弱、疾病、失能而需要的照护康复服务,是老年人的刚需,也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痛点和难点。构建以失能失智照护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体系,需围绕“谁来照护,照护谁,在哪照护,钱从哪来”等基本问题,有效整合政策、资金、设施等要素。
建立照护保险制度是根本。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仅能有效解决照护服务支付问题,也会倒逼照护服务转型升级,是解决照护问题的根本性制度安排。上海试点长期护理保险以后,迅速催生了照护服务的量化、标准化,照护市场也迅速升温,政策刚性推动效益显著。
实施家庭照护支持政策是基础。“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我国目前90%以上的失能老人由家庭照护,这仍然会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流照护模式。面对家庭小型化、家庭功能弱化的新趋势,必须实施家庭照护支持政策,以进一步强化家庭照护服务功能。比如,制定出台住房支持政策,鼓励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实现“一碗汤的距离”;实施照料假,建立“喘息”制度;对家庭照护人员实行免费照护技能培训等。
发展专业照护机构是支撑。“十四五”时期,我国专业照护机构发展要实现由数量增长到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转型,专业照护机构发展将呈现新趋势,区位从郊区化到城区化转变,规模从大型化到小型化、连锁化转变,类型从综合化到分类化转变,服务从单一照护到全方位的预防、照护、康复三位一体转变。
建设适老照护环境是保障。适老的照护环境是文明社会的标配,既包括建设安全、便利、舒适、无障碍的物理环境和网络环境,也包括营造敬老爱老、包容共享的文化环境。同时,适老环境对照护者也是重要的支持和辅助。
培育专业照护人才是关键。照护服务需要医疗、康复、心理、社工、营养等多学科专业人才,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当前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加快培育照护服务专业人才,既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更需要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共同营造育人、用人、留人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