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30
“9073”的养老模式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
7月29日,政协兰州市委员会十三届十八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兰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案》(下称《建议案》)透露出两个令公众忧心的事实:其一,2015年底,全市老年人口63.8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9.83%,高于全国、全省老龄化水平;其二,兰州市目前机构养老床位数达不到标准的一半,如果按照养老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未来4年内新增养老床位压力较大。
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9073”养老服务格局中,机构养老看似比重最轻,但由于其“兜底性”的作用,牵动的却是整个养老体系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9073”格局初成
“未富先老”,放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作为省会城市,兰州面对的养老问题,似乎更难也更复杂。“大量的历史欠账、政府投入不足、民间参与不充分等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制约兰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建议案》中丝毫没有回避存在的问题,“同时,省内其他市州和外地老人也较多进入兰州市养老,非户籍老人的养老压力不断增加。”
据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达63.8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9.83%,高于全国、全省老龄化水平,并且每年都在增长。这个数据就意味着兰州已进入老龄社会,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面对“未富先老”的困局,如何破解老龄社会问题,就成了政府职能部门首当其冲的大事。
正因为如此,兰州率先踏上养老事业的探索之路有着不得已的原因。
2009年末,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虚拟养老院在城关区正式投入运营。这个开设了生活照料、保健陪护、家政便民、心理慰藉、法律咨询、娱乐学习、卫生医疗、餐饮服务、临终关怀九大类220余项服务的养老模式,一经运行就体现出了它无与伦比的优势。
彼时,机构养老依然是养老议题的主流方向。据测算,当时在城关区投资兴建一家300张床位的养老院需投资2000万元以上,老人入住后每月还要缴纳上千元的费用。然而,虚拟养老院只用了机构养老1/10的建设和运行成本,就解决了上万老人的日常养老问题,可谓花了小钱,办了大事。
一时间,虚拟养老院声名鹊起,成为兰州民生事业的一张名片,甚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几乎同时,上海探索的“9073”的养老模式,亦逐渐为专家推崇。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
“9073”养老模式立足于现阶段60~70岁的占大多数老人,且健康状况较好,适合居家养老;另一部分年龄更大、身体不太好的老人需要工作人员照顾,可选社区养老;还有一小部分老人,身体较差,长期没有人照顾,适合机构养老。
2012年,兰州市出台了《兰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简称养老十二五规划),其目标就是以长期照料、护理康复和社区日间照料为重点,构筑孤老优抚对象、“三无”老人、“五保”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并逐步建立以居家为基础(占90%)、社区为依托(占7%)、机构为支撑(占3%)的养老模式。
截至2015年底,全市各县区均已建成虚拟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服务人数24万,年提供服务400万人次,加盟企业253家,养老餐厅78家,虚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96家,服务项目11大类230多项。相继出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补贴、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组织评定等标准和办法。
兰州市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打通“9073”环节
虚拟养老院的尝试,在兰州养老事业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其构筑的新型养老模式确实承载起了居家养老的重任,它将政府的兜底服务一下子延伸到了普惠服务阶段。
但经过几年的运行,兰州市城关区创立的虚拟养老院的问题也日渐显现,那就是随着虚拟养老院参与人数的增加,政府财政补贴(特别是餐补)也逐年递增,地方财政不堪重负。而且,虚拟养老院只是解决了老年人吃饭穿衣、日常起居的问题,但老年人精神生活如何保障,就成了新的课题。
汪金德今年快70岁了,一辈子没有结婚,一条白色的小土狗陪伴他左右。汪金德告诉兰州晨报记者,自从加入了虚拟养老院,他就再也没有为吃饭发过愁。孤独是汪金德现在生活中最大的敌人。天热时,他6时多就带着小土狗出门了,去早市逛逛,然后在小区门口的大树下乘凉,逗狗;但天冷时,他大部分时间只能呆在家里,这个时候是汪金德最难挨的一段时光。
被誉为虚拟养老院“线下实体店”的日间照料中心由此应运而生。这个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医疗咨询、保健讲座、理疗康复、文化服务、中医按摩、食物配送等服务项目的机构,将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从独居引向了社会群居,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日间照料中心,通过改造利用社区现有公共设施或闲置物业资源,建成嵌入式、多功能、小型化社区养老设施,为老人就近提供便利的综合养老服务。
8月2日,尹阿姨来到西固区先锋路街道幸福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学习发声、合唱小技巧。社区的老人们可以在这里吃饭、唱歌、打牌、下棋、健身、读书……在这里,记者跟随几位老人度过了愉快充实的一天,他们笑称:“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尹阿姨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生活经历,是众多同样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生活的老人的缩影。
目前,兰州市累计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40个,年服务人数4万多人。
可以说,日间照料中心从功能上具备了打通了“90”、“7”、“3”这三个板块,实现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融合条件。
某种意义上,日间照料中心不仅在于规模和地理位置,更在于它同时可以把机构的服务资源最大程度向社区辐射。膳食、洗涤、清洁卫生、预防保健等这些服务,如今可以直接送到家里,这不仅让老人足不出户享受服务,还可有效改善养老院“一床难求”的局面。
但是,目前兰州市很多日间照料中心本身存在的管理、运作模式、资金投入等诸多问题尚未克服,未来继续发展面临着挑战。
养老问题的复杂,注定了这条探索之路将会不断在纠偏中前进。
补齐短板,“3”成关键
提出《建议案》的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兰州市老年群体中“空巢、高龄、失独老人等特殊群体不断增加,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需求日益增长。”
与此同时,虚拟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项目的服务人群有限,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没有享受到服务。对失能、半失能老人针对性服务项目明显不足。
“3%养老机构服务,由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主要就是为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具有全托生活护理功能的机构养老服务。”中国老龄基金会名誉副会长傅双喜此前对兰州晨报记者说。
在傅双喜看来,这些人群的养老问题更显迫切。
提出《建议案》的政协委员认为,根据居家、社区、机构养老“9073”的比例,目前,兰州市机构养老床位数达不到标准的一半,缺上万张床位。如果按照养老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到2020年全市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40张以上的标准,需要3万张以上养老床位,新增养老床位压力较大。
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兰州市养老服务市场总体上不活跃,服务种类少、方式单一,一些养老企业惨淡经营。”《建议案》中写道。
位于七里河区大滩1号的颐瑞康老年公寓,是目前兰州市规模最大的民营老年公寓之一。10年前,房地产行业起家的阎学辉投资5000万元,建起了这家老年公寓。8月10日上午,在其办公室,阎学辉说在兰州市房地产行业最好的10年里,我干了养老产业,有时候想起来确实很后悔。这10年,有不少生意伙伴也打算投身养老产业,阎学辉把他们劝住了,“想在这个行业挣大钱最好还是别碰了。”
目前在兰州市能排上号的民营养老机构,阎学辉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他说10年过去了民办养老机构几乎没有发展。制约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因素很多,投资多、回收慢、利润薄依然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再加上原有的政策支持措施不能落实等造成民营养老机构经营较为困难。
阎学辉建议,政府可以效仿发达地区的做法,采用公办民营的方式来发展机构养老。政府可以投资建一批养老机构,通过招标交付给民营企业来经营,政府只需做好一个监管者角色就可以了。
此外,由于机构养老主要面向的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群体,也对机构养老提供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医疗服务是养老服务业的短板。据调查,兰州市超过八成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医疗服务是老人的第一需求,但目前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功能单一化,养老机构多不具有医疗服务资质,医不能养、养不能医的问题比较普遍。
目前,医养结合有两条路径:其一,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其二,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引导医疗机构转型为护理院或者增设老年护理床位。
作为民办养老机构的代表,阎学辉认为让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目前遭遇的困难实在太多了。
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转型为老年护理院可以先行先试。伏龙坪中街228号的城关区康乐医院是城关区卫计局所属的一家医疗机构,目前实现了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完美结合,变身为城关区老年公寓。
入住城关区老年公寓的一位老太太告诉兰州晨报记者,她今年80岁了,从老伴去世后就打算住进老年公寓,但是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地方,直到儿子找到了这家老年公寓,觉得各方面都很不错。
《建议案》认为,暂时没有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可以制定更加可行的方案和简便易行的流程,通过建立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协议委托等合作关系,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巡诊、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
在“未富先老”的现实困境中,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养老体系,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在摸索中前行,养老本无固定模式,因地制宜踏出一条适合兰州本地发展的路子,养老事业才可持续发展。
来源:兰州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