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08
这些年,有关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讨论总绕不开“未富先老”这四个字。这一修辞试图呈现一种“失调”的现状:中国还没富起来,至少不如发达国家富;但人口结构已经老化,差不多赶上发达国家了,而且未来二三十年会老得更快。
于是,常常有人忧心忡忡:我们还不够“富”却要养很多的“老”,这样一来更“富”不起来了,是所谓“银色海啸”。若问如何解决“老”的问题,商业成功人士几乎都是脱口而出:“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只有通过经济发展才能够解决”。
乍一看,逻辑颇为通顺。其实如何呢?笔者认为,在给出答案之前,不妨多些省察,琢磨下面三个问题:
“老”是“富”的绊脚石吗?
回答“是”的人,引经据典。比如马尔萨斯,在其著名的《人口论》中就断言,一个真正幸福的社会的建立,将永远受到人口的增长超过食物的增长这一趋势的阻挠。而人口老龄化则会进一步加剧僧多粥少的尴尬。
的确,我们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来做养老,社保、医保、长期照护各个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都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表面上来看,这些投入似乎不会产生直接的利润回报。但稍微看得深一些,你会发现——解决了养老问题,家庭就无需过多地储蓄,进而打开消费的空间;而劳动力一旦从“养老”的后顾之忧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将随之释放;再则,老人将养老金重新投入消费市场,拉动内需并且创造服务行业就业机会——如此这般,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至于马尔萨斯的预言则早已被证明是错误,这个不用多说。
“富”与“老”的关系,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人这一生,总要面对生老病死。延展到一个社会,只要解决好了这几个问题,便是成功的社会。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中有句话,大致意思是:革命的目的不是再革命,而是增进人民的福祉。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富”与“老”&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