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6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活着,钱没了。”大家都认为这是玩笑话,事实上,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正在加快,未富先老已成不争的事实,因此,养老改革已迫在眉睫,应再下“猛药”,通过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来保证人民群众“老有所依”。
不久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社会保障中心教授杨燕绥发布了一份《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报告明确指出,由于老龄人口存在养老资产不足、消费和购买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可能陷入“银发贫困状态”。
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但问题是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老龄化社会,其速度和规模都前所未有。随着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就会变得棘手,将来养老保险基金当年的收入可能就达不到支出水平。
另外,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由身份不同而带来的多轨制等问题导致养老金待遇存在差距;企业和职工养老金费率偏高;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混账管理等等。
人口老龄化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解决每个人的后顾之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首先,加快推进养老多轨制的并轨进度,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实行全民统一的养老制度,逐渐缩小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的差距。
其次,根据各地的居民收入、物价水平等众多因素,继续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第三,加快推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其实,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脚步一直未停过,尤其是今年,诸多利好政策接连出台,比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整合,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将缴纳养老保险费,这些措施的实施都是中国养老金走向公平的重大突破。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社会具有老化速度快、老龄人口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因此单纯仿效西方的养老保障制度并不现实。中国未来的养老需要在保障基本养老的前提下,建立起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