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18
近日,中国第一部关于老龄事业发展的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在北京发布。根据蓝皮书预测,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为2.02亿,40年后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34.8%。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认为,2021年至2030年间,老龄化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可造成2个百分点的影响。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综观全球,欧洲作为世界最早面对老龄化问题的地区,有关经验及做法值得借鉴。
早在1851年,法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1%,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国家。此后,瑞典、挪威、英国等一批欧洲国家步入老龄化。20世纪90年代起,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率先启动养老制度改革,并将应对老龄化问题视为国家优先政策领域,经过数十年的摸索与实践,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做法。
一是灵活调整退休年龄。自上世纪90年代起,欧洲国家陆续将法定退休年龄提至60岁以上。为维护重体力、高危行业等弱势群体利益,规定凡满足养老保险金缴纳年限或工龄要求者可提前退休。很多国家实际退休年龄早于法定退休年龄。
二是改革养老保险金制度。不少欧洲国家采取资本基金模式,运用市场机制提高养老保险的运行效率。在养老金投资方面一般较为谨慎,注重社会效益,通常选择基础设施建设等实体资产。
三是改善老年人就业环境。荷兰通过立法废除了关于老年人就业的歧视性政策,立法禁止因年龄原因拒绝老年人就业。瑞典为老年人设立各类学习及培训项目,倡导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芬兰政府举办各类公益性主题活动,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地位。
四是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欧洲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老龄化问题,积极创新手段,从本质上改善养老环境及老年生活质量。法国推出“夕阳红”计划,倡导健康生活,注重老年人疾病防治。德国在全国建设“多代之屋”,推动代际交流与沟通。2001年,欧盟联合区域及地区层面165个组织共同建立“欧盟老年人网络平台”,致力于有关老年人政策制定。
此外,为有效提升劳动人口比例,促进劳动力市场流动性,欧洲国家鼓励家庭提高生育率,并出台优惠移民政策吸引技术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