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06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江苏省现代养老服务体系改革还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如何补齐养老服务发展的短板?怎样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解读江苏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系列改革举措。
资源下沉:把优质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到老人身边
江苏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和全省1800多万老年人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少短板。沙维伟说,比如服务内容不够丰富、质量有待提高、社会参与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去年年底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6个方面22条具体举措,以解决目前还存在的一些短板和瓶颈问题。
“无论是从老年人的意愿、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从养老生命周期合理性角度来讲,居家养老都是最重要的,也是绝大部分人的选择。”沙维伟说,因此我们调整了工作思路,把优质的养老服务资源下沉到社区层面,配置到老人身边。加强嵌入式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提供助医、助浴、助乐等居家养老服务。
沙维伟介绍,目前南京已经在全市层面试行“时间银行”。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可以在时间银行里储存服务时间,年老以后可以“提取时间兑换服务”,以缓解养老压力。“我们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引导更多志愿者参与为老服务。”
同时,提供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沙维伟说,照护失能老年人耗费的精力多,承受的压力大。“我们提出为长时间照护失能老年人的家庭提供短期的专业化照护服务,纾解家庭照护压力,给老人家属提供‘喘息服务’。”
打好“组合拳”:增加床位供给,试点家庭养老床位建设
针对养老机构床位紧张的问题,沙维伟介绍,江苏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8亿元以上,用于包括养老机构建设在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开展体制改革,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这一门槛,为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发展提供政策便利;三是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接受专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探索设立家庭养老床位,把养老院“搬”回家。出台政策,鼓励各地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由专业的服务人员按时上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在服务标准上参照养老机构管理。沙维伟介绍,目前,南京市已经建设运营家庭养老床位5600余张,相当于建了40个左右的中型养老院。
持续开展专项行动。沙维伟说,今年省民政厅联同7个部门专门出台《关于做好2020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工作的通知》,从8个方面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今年的重点是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求全省2000多家养老机构通过规范化建设持续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安全。”
推动全省900家农村敬老院实施“双改造双提升”工程。从今年开始,计划通过3年努力,将有条件的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为既能优先满足特困人员照护需求,又能为辖区其他老人提供多元养老服务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提升待遇:解决养老护理员短缺难题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入住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的失能老年人与护理人员较为合理的配备比例是3∶1。沙维伟表示,江苏全省养老护理员的缺口至少有6万人,所以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沙维伟介绍,下一步,将联合人社部门,全面推行养老护理员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改革,形成以养老服务市场为导向的护理员培养使用机制,并将社会化认定结果作为养老护理员享受入职补贴、岗位津贴、积分落户等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职业技能等级、工作年限与入职补贴和服务价格挂钩的制度,增强养老护理员职业吸引力;并稳步提高养老护理员各类津补贴,巩固现有的人才队伍基础,引导年轻、专业的人才投身养老服务领域。
(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