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4
“老龄化时代中国文化养老高峰论坛”在江苏省会议中心举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将文化和养老相结合,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文化养老服务需求。在活动现场,200名来自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华晚集团等单位的嘉宾以及老年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会长、江苏省老年大学协会会长张建平在致辞中表示,“老龄化时代”在江苏特别明显,截止到2015年底,江苏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了1600多万,占人口比例的21%以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江苏的老人也在物质条件、物质保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物质保障解决的同时,怎样关注精神生活,关注文化养老,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党委政府和社会的一个重要议程,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他认为,就“文化养老”这个主题来说,江苏有条件,也有能力来探讨这个问题。2014年,政府十几个部门联合出台了精神关爱的文件,涉及到了文化养老的范围。目前,全省县级以上的老年大学180多座,有10多万老年学员,这些老年学员都是有文化,都是有经济实力的,这是一支文化建设的的重要队伍,也是一个重要的平台。
活动现场,四位专家就“文化养老”这个主题进行了演讲。江苏省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牛飚谈到“老年文化建设”的问题,他解释了老年文化的概念,谈到了老年文化建设的意义,老年文化建设的趋向、内容以及老年文化建设的路径和载体。他在演讲中提到,老年文化建设一定要依靠组织培育需要搭建平台,展示老年人幸福多彩的生活状态,展示老年人学习进去的精神和成果,展示老年人参与社会、互助、创业等等,这些平台能让老年人的价值得到更多的体现,老年文化得到更大的发展。
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巡视员,现省老年学学会会长张伟新女士就“积极构建文化养老的精神家园”展开演讲。她和现场所有嘉宾分享了我省文化养老的现状和成效,据她介绍,江苏的文化养老已经进入了大发展和大繁荣的新的阶段,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区域发展不平衡,思想认识不到位,财政资金投入少,机制运行不完善等问题。
南京社科院主任苏健老师则分享了德国居家养老的现状。他在德国生活了将近7年,他说,从文化角度去看养老,德国的养老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养下不养上”,也就是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但是老人的赡养是由国家和社会去实现的。所以,德国老人更加追求一种独立的生活,他们更愿意在居家中维持原先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去配合他们的居家养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去实现他们居家养老的环境。
华晚集团董事长曹斌铭,作为企业家代表,分享了自己从事老年产业以来以来的心得和体会。他是爱福家服务管理品牌的创始人,开创居家养老产业链的先锋人物。他设计了12个为老年人服务的节日,一月份的年货节、二月份的团圆节、三月份的养生节等等,这些节日把老年人服务得更加开心、充实和快乐。爱福家还做了关于“老年文化”的延伸品,包含书籍、音像制品、主题旅游活动等等。
曹斌铭还提出一个观点:有房不是家,有爱才是家,拥有财富不是幸福,实现愿望才是幸福。爱福家的定位是做老龄服务,只要是老年人需要的,他们都要提供,包括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老龄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作为企业来说,爱福家要把服务打造成标准化的产品,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通过老年文化的产品和服务,更加健康,快乐,享福。
凤凰江苏主编关卫东介绍,凤凰江苏还将量身打造一个老年文化的宣传平台,为老人和老年文化做一些事情,今年还会联合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江苏老年大学协会一起举办“江苏省文化老人评选”活动,让江苏的“文化养老”成为全国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