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1-11
上海率先在中国内地全面设立“舒缓疗护”病区,在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为其带来充满人道温情的“临终关怀”。
作为2012年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目前,申城已在17个区(县)的18家社区卫生中心设立了“舒缓疗护”病区。专职医护人员除了为经过综合评估入院的病患实施镇痛和对症治疗外,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对情绪低落的家人,医护人员也会给予“哀伤疗护”。
让生命垂危的亲人在最后的日子里身心舒适,而后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是每个人心中“生死两相安”的期望。而在老龄化、少子化并存的上海,家有身患绝症、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老人确令不少家庭陷入痛苦和纠结。
据调查,上海近年来每年肿瘤患者死亡达3.6万人左右,70%癌症晚期病人需要“舒缓疗护”。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10日对记者表示,力争在3年内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三级医院全覆盖,为更多晚期癌症病患提供充满温情的人文关怀。
该局基层卫生处负责人杨颖华透露,卫生部门已出台“‘临终关怀’设置标准”,相关服务规范亦推出在即。卫生部门将根据现状测算民众“临终关怀”需求,以制定远期规划。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医疗、护理,以减轻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旨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其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
“临终关怀”运动始于英国圣克里斯多费医院,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此前,虽然部分城市医院有“临终关怀”项目,但由政府规划、在各级医疗机构系统设立“舒缓疗护”病区,并有序推进的“临终关怀”,上海在内地首开先河。
粉红色、橙色的墙面,淡黄的围帘,医生、护士细致关护和温馨话语……10日,在静安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开辟的宁养病房,护士正在为晚期肾病患者朱国珍补液。面色微红的朱国珍看上去心情很开朗,她说,此前一直在家休养,在职的丈夫和女